機油劣化的原因

一、當機油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因為各種雜質入侵,而使原有品質逐漸下降,漸漸喪失原有性能,其主要原因如下:

1.機油被沖淡:過度使用阻風門時,過濃的混合氣進入汽缸後,部分汽柴油還保持液態,經由活塞與汽

缸之間隙進 入區軸箱內,最後與機油混合而使機油變稀。

(具書上說:SAE30之機油混入2%汽油會使其黏度降至SAE20)

2.固體物:為金屬屑(金屬摩擦而產生之碎屑)與燃燒後的副產物,這些固體物通常會沉積在油底殼。

3.碳化物:因燃燒行程產生之碳化物與機油之油膜混合經由活塞環與汽缸之間隙進入區軸箱內或引擎溫

度過高機油濺附於高溫的金屬表面燃燒而成。


4.膠質、焦油:汽柴油或機油長久暴露在高溫下所產生,或引擎在燃燒不完全與經常超載(超轉速)時,

焦油與膠質之產生量亦會大增。


5.水份:引擎在燃燒行程中吹漏到區軸箱之吹漏氣迴路含有水蒸氣,當引擎熄火冷卻後水蒸氣凝結成水

珠經由吹漏氣迴路流回區軸箱與機油混合,乳化成濃稠的油泥。

二、引擎機油劣化後之不良後果:

引擎機油經過一段時間後,因為雜質、汽柴油、水分、固體物、碳化物之混入或因高溫而膠化等等,都

會使機油失去潤滑性,或形成油泥阻塞油道並堆積於機油濾清器、活塞(環)槽、汽門機構、油底殼等地

方。因此機油需定期更換,才能長保引擎正常運轉。


機油的油泥
   油泥 (oil sludge)這兩字會讓人想起水中的爛泥巴,其實兩者 懸浮特性有很大的差異。 油泥生成是

因為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增加,但是這些分子並沒有 失去太多和金屬之間的附著力,所以在情況不嚴重

時,油泥是一層流動性低的油附著在引擎內部機件的表面,它會遮蓋原來金屬表面的光澤,所以目視就能

判斷。當油泥增厚之後,部分油泥會掉落,或者機油內的清潔劑成份會讓油泥成分碎裂成小塊剝離,這些

受清潔劑作用的分子,它們對金屬的附著力才會顯著降低,密度也會稍稍變高,所以會因為重力作用而逐

漸沉澱到機油蓄油槽的底部。不過,如果清潔劑運作良好,油泥也不容易結成大塊,所以也不太容易在蓄

油槽中看到一堆爛泥巴, 如果真看到了,那麼情況就太嚴重了。 因此要判斷油泥的嚴重程度,各保養場

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個人初級檢查可以由機油注入口觀看內部機件表面由泥附著情況來判斷,機件磨

擦表面應該是明亮金屬光澤,無磨擦部分不應有目視可分辨的附著物,輕微的暗棕色油漬應該是正常的,

只是現在新車設計常讓人無法輕易的看到引擎內部機件,所以 答案很可能是無法判斷。



   油泥的討論往往把油泥推向一個有點可怕的地位, 應該平衡一下。 在機油正常工作中,油泥的產生

是必然的結果,它其實也有保護油封和填補引擎機件上小瑕疵的正面功能,所以不需要對引擎中的油泥過

度擔憂。 在一般正常用車情況下,換機油的考慮重點應該是排除水分和酸性物質,有一些廢棄機油分

析,結論都是說,幾乎所有被更換下來的廢棄機油都沒有顯著衰退現象,他們用的形容詞是"pre-

mature"。但是這也不是說機油可以少換,這裡面是個機率問題的考慮,再加上機油衰退常有連鎖反應,

根本沒機會抓住「剛要過度衰退」的那一點,不是正常就是太遲了。

  「油泥"oil sludge"」這個名詞含意可以很廣,在處理爭議事件時的確很容易出現搭便車的情況。這種

現象對油商有好有壞,好處是油商很容易找到「無害」的案例來模糊焦點,壞處是容易被擴大戰線,增加

處理的成本。基本上,油商自信度高就不會維持模糊化,而油商打算速戰速決時就必需想辦法明確定議問

題,在這方面,幾年前有個車廠就用「膠化"gelling"」來定議處理油商範圍。 機油膠化指的是機油在冷

卻後流動性已經低到引擎無法再發動的狀態,它的成因還是不確定,因為還是有太多的可能性,但是機油

膠化大多問題出於引擎過載或高轉紅區使用.因機油膠化須於長期高溫160~210℃才產生聚合物俗稱膠化

質。最極端的例子發生於美國某知名品牌油廠進軍歐路陸的首批主力車種,當時美國某知名品牌油廠未預

期駕駛習慣差異的影響,在很短時間內就出現約百例的機油膠化案例,以當時的技術背景,基本上那是引

擎在紅線區長時間運轉的必然結果,在美國是從沒發生過的事,所以理論上是 屬於「使用不當」的結

果,但是歐洲的觀念是把較多的責任分攤到機油廠身上,所以最後油廠雖然沒有受到直接處罰,只是被要

求基本的修復責任,但是那也足夠讓此該美國此大油廠於後續在歐洲市場的開拓遭受相當高的阻力。

機油的膠化
    談機油膠化不能不提TOYOTA的案例,因為「膠化」這個名詞是他們首先在正式公告的文件中使

用。 TOYOTA案例發生的範圍主要是引擎型式代號 IMZ (V-6),屬於 1997-2001年的Lexus車系,和引擎代

號5SFE(2.2l)四缸,屬於 Camry車系的車種。這個案例網路上的資訊不少,所以直接指名應該沒有什麼不

妥。 TOYOTA這個案例的成因到現在還是個謎團,因為TOYOTA的車太多了,案例數的比例相對的低,而且

已知個案的差異性也相當高,因此很難歸納出一個可被理解的結論。但是相對的來說,由機油的性質來分

析,TOYOTA的案例比較不像是因為引擎過熱而來,比較像是前面提到的冷區問題,就是引擎內部溫度不均

勻溫度過高的問題,當然所有猜測的原因都被TOYOTA車廠給否定掉。

 peerless 機油系統、剎車系統 、PL機油、PL來令片、門市專櫃店供貨中
比爾雷專營: 總代理 台灣精品 PL機油10W/40 5W/30 5W/40 5W/50 渦輪引擎 雙渦輪引擎機油 PL變速箱油 四輪傳動 PL來令片 PL煞車盤 機油心 空氣濾心 冷氣濾網 汽油心 火星塞 雨刷 汽車頭燈 無限 汽車改裝套件 溫度計  車用診斷電腦 診斷儀器 汽修業商業軟體等快速保養耗材 健康儀器 生活百貨等


 回上頁